蘇州永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
新聞詳情

單片機設計開發中問題

瀏覽數:14

淺談單片機設計軟件開發需要注意的問題

摘要:MCU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控制中有較廣泛的應用。在單片機開發過程中,硬件的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,如果設計合理,它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因此本文就單片機硬件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,以供參考。

關鍵詞:單片機   硬件設計   單片機設計   單片機開發

1、引言

單片機應用系統硬件設計中,首要的問題是確定電路的總體方案,并對其進行詳細的技術論證。一般所謂的硬件電路設計,就是為了實現該項目的全部基本功能所需的電氣連線原理圖。初學這方面的設計人員常常急于在設計總圖上花更多的時間,太過他自己去做制版和調試。這樣的做法不但不妥當,而且常常會得不償失。由于在硬件系統中,電路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、相互協調,任何一部分的考慮不足,都會給其他部分帶來難以預料的影響,輕則使系統整體結構受破壞,重則導致硬件整體大返工,造成手果問題是可想而知的。

2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盡可能選用功能強、集成度高的電路或芯片

由于采用該裝置可以替代某一部分電路,不但減少了元件的數量、插件和互連,還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,而且其成本往往比使用多個元件實現的電路要低。

注重選用適用性強、市場貨源充足的零部件,特別是需要大批量生產的場合,更應注意這方面的問題。它的優點是:一旦某一種元件不能得到,也可以用其他元件直接替換,或稍作修改后再用其他元件替代。

3、當考慮硬件系統的整體結構時,同樣需要注意通用性問題。

對較復雜的系統,設計人員通常希望將其模塊化,即對中曲控制單元、輸入接口、輸出接口、人機接口等部分進行設計,然后采用一定的邊接方式將它們結合成一個完整的系統。因此,可以選擇 STD總線結構、 PC總線結構、 GPIB總線結構等通用接口方式來實現這些接口的連接方式。由于目前這些總線結構邊接應用較多,不少廠家已經開發了適合這種總線結構的接口板,如輸入板、輸出板、 A/D板等。如果需要,選擇現成的模塊板作為系統的一部分,雖然成本稍高,但可以大大縮短開發周期,提高工作效率。當然,在一些特殊的、小系統的場合,用戶必須自己設計接口,并定義連接方式。這時要注意的是接口協議,一旦接口方式決定,每個模塊的設計者都應遵循該接口方式。

4、該系統的擴展和各功能模塊的設計,在滿足應用系統功能需求的基礎上,應有一定的空間,為以后的修改、擴充提供了空間。

實際上,很少有電路設計一次成功而不做任何修改,而且如果在設計開始時沒有足夠的空間,一些小的修改和擴展會導致后期的完全返工。舉例來說,在進行 ROM擴展時,盡量選擇2764以上的芯片,這樣不僅以后升級容易,成本也會降低;在進行 RAM擴展時,為了使系統升級或增加存儲器方便,系統的 RAM空間應該留出位置,即使多設計一個 RAM插槽,也不能插到多個 RAM插槽,這樣就不能插芯片。當進行剪切外接板的設計時,可適當布置一些機動布線區,在該區域內布置多個集成芯片插孔和金屬化孔,但不能對其進行布線,在研制這種樣機時,如發現硬件電路存在缺陷,可在該區域安排一系列集成芯片插頭和金屬化孔,但不需要布線。這一點在設計模擬信號處理電路時要特別注意。在設計這類電路時,經常要添加一些電容、電阻等元件。試驗結束后,當然,在制作正式電路板后,可以將活動區域移除。

5、設計時應盡可能地作些調研,采用最新的技術

由于電子技術發展迅速,器件更新速度很快,市場上不斷推出性能更優、功能更強的芯片,只有時刻關注這方面的發展動態,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,才能使產品具有最先進的性能,不落后于時代潮流。

6、在進行電路設計時,應充分考慮應用系統各部分的驅動能力。

有些經驗不足的人常常忽略電路的驅動能力“時序”問題,認為原理上可以通,其實不然。因驅動能力不同,后級系統對輸入阻抗的要求也不同。若阻抗匹配不當,系統驅動能力不足,將導致系統不可靠甚至無法工作。需要指出的是,用常規測試方法很難確定這種不可靠,而排除這種故障通常需要對系統進行較大的調整。所以,在進行電路設計時,應注意提高系統的驅動能力或降低系統功耗。

7、結語

在硬件總體方案設計中,涉及的具體電路可以借鑒別人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。由于經他人調試和測試過的電路通常具有一定的合理性(盡管它們常常與教科書和手冊中提供的電路不完全一致,但這也可能是經驗所致)。若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設計目的作一些修改,則是一種簡單、快捷的做法。一些電路當然也需要自行設計,完全復制也是不可能的。

當參考他人的電路時,對其工作原理有比較深入的分析和理解,從工作機理入手,了解其適用范圍,確定其移植的可能性和修改位置;對于一些關鍵的不能完全理解的電路,需要在設計前進行詳細的分析,以確定這部分電路的正確性,并在可靠性和精度等方面進行檢驗,特別是模擬電路部分,更需要做這方面的工作。